前言:5月份,在6城集中供地“不溫不火”甚至略有涼意之下,土地市場量價齊跌,房企投資始終保持非常謹慎的態度,百強房企拿地銷售比0.15,仍有近六成企業投資處于停滯狀態。
銷售TOP50企業單月投資力度降至今年次低,僅高于1月份,同環比分別下降95%和70%。投資意愿相對較高的企業依然是中海、建發、華潤等國企央企,民企在土地市場幾乎“隱身”。
克而瑞地產研究
作者:克而瑞研究中心
導 讀
榜單解讀
前言:5月份,在6城集中供地“不溫不火”甚至略有涼意之下,土地市場量價齊跌,房企投資始終保持非常謹慎的態度,百強房企拿地銷售比0.15,仍有近六成企業投資處于停滯狀態。
銷售TOP50企業單月投資力度降至今年次低,僅高于1月份,同環比分別下降95%和70%。投資意愿相對較高的企業依然是中海、建發、華潤等國企央企,民企在土地市場幾乎“隱身”。
01 土地成交規模同環比再降 5月集中供地未延續回暖態勢
5月份,全國300城經營性土地成交量持續低位,5月總成交建筑面積僅為6606萬平方米,環比下降15.6%,同比降幅再度擴大至六成以上;價格方面,由于5月三四線成交占比上升,致成交單價回落至3255元/平方米,同環比均分別下降32%和19%;與此同時,本月溢價率回落、流拍率上漲,土地市場呈現量價齊跌的走勢。
市場熱度方面,盡管本月仍有六個城市完成集中土拍,但整體熱度都不及4月,蘇州首輪集中成交平均溢價僅有3%,廣州溢價率僅有1.2%,濟南和無錫的溢價率也僅在1%左右,廈門和福州的二輪土拍也明顯遇冷,和上月深圳、杭州的土拍高熱表現截然不同。

02 新增貨值門檻同比降60% 銷售十強貨值集中度近五成
截止5月末,新增貨值百強門檻達到31.5億元,環比上漲18%,但同比大降60%;投資金額、建面百強門檻分別為10.6億和23.7萬平方米,同比降幅分別為53%和48%,雖然同比降幅較4月末有所收窄,但依然處于極低位水平。
其中萬科、華潤、中海、濱江、綠城和建發等新增貨值超過500億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建發在本月廈門、福州土拍中拿地近60億元,成為1-5月新增拿地金額最高房企。
本月百強新增貨值集中度雖然小幅下降,但仍處于高位:TOP10房企新增貨值占百強總貨值的49%,較上月末減少5個百分點,十強內部分化明顯,萬科、華潤、中海持續納儲的同時,融創、綠地等暫未有土地入賬;11-20強房企新增貨值集中度保持在18%;后50強房企新增貨值占比提升至22%,依然處于較低水平。

03 1-5月百強拿地銷售比0.15 銷售21-30強企業投資停滯
百強房企1-5月整體拿地銷售比達到0.15,較上月末微升0.01,在集中供地持續進行的情況下,房企投資保持非常謹慎的態度。各梯隊中拿地銷售比與4月末基本保持一致,投資態度無明顯轉變,10強、11-20強和后50強房企拿地銷售比分別為0.17、0.17和0.19,在各梯隊中相對最高。
百強房企中,近八成房企拿地銷售比低于0.2,同時仍有個別房企拿地銷售比高達0.5以上,包括綠城、建發、濱江、中交等,均在集中供地城市積極補倉。

04 核心城市集中供地未見“暖意” 5月銷售TOP50拿地金額同環比雙降
與4月杭州、深圳等城市土拍火熱、企業積極拿地相比,5月份廣州、濟南、無錫、蘇州、廈門、福州等城市集中供地相對沉寂,在整體市場政策利好頻出之下,未見“暖意”,仍僅有國、央企和本地城投在投資拿地,也導致5月銷售TOP50房企單月拿地金額不足400億,同環比分別下降95%和70%,是2022年次低。整體來看,單月拿地仍是“老面孔”,如中海、建發、萬科、華潤等。截止到前五月,仍有近三成TOP50房企投資處于停滯狀態。

05 僅不到四成百強房企拿地 國央企頂梁柱、民企近乎“隱身”
受制于市場下行、資金鏈緊張等因素的影響,諸多百強房企在土地價格較高的核心城市投資處于“有心無力”的狀態,僅有不到四成的百強房企在2022年有土地入賬。
從1-5月拿地金額TOP100房企來看,百強房企拿地數量僅占到34%,幾乎全部集中在銷售TOP50企業之中,如建發、華潤、中海、萬科等1-5月拿地金額超過200億元。此外,項目開發商和地方平臺公司個占到36%和30%。
從企業性質來看,國企、央企是今年土地市場的頂梁柱。全口徑銷售TOP50拿地金額中,國央企占比達到74%,優勢明顯。而民企則近乎“隱身”,僅有一些區域深耕的房企表現較為突出,如濱江、大家等。

06 政策落地效果仍有待觀察 核心城市是房企補倉的主戰場
自4月份政策暖風頻吹以來,5月份政策持續傳達對恢復房地產行業穩定發展的支持態度,疊加各城市放松限購、限貸的樓市政策來看,恢復房地產行業平穩發展對整體經濟發展意義重大。但對大部分房企而言,銷售尚未全面回溫、現金流壓力仍存,政策利好帶來的刺激效果并不明顯,所以未來投資依舊會以是謹慎為主。這一點從業績會上各家房企表態也可見一斑,“以銷定投”、“量入為出”的策略被多家房企提及,說明當前房企銷售、回款依然是房企投資考量的前提。
城市選擇上,房企投資將持續聚焦于高能級的核心城市,并逐步退出部分弱三四線城市,實際上,“回高退低”的投資策略已經在2022年得到顯現。截止5月末,百強房企投資金額超過八成集中于22城,在三四線市場下行、需求退潮之下,核心城市的拿地集中度將持續走高。

注: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,不代表資產界立場。
題圖來自 Pexels,基于 CC0 協議
本文由“克而瑞地產研究”投稿資產界,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,謝謝!
西政資本--西政地產、金融圈校友傾心打造的地產、資本運作平臺,為您提供最全面、最專業的地產、金融知識及實操干貨!微信公眾號ID:xizheng_ziben
最及時的信用債違約訊息,最犀利的債務危機剖析
觀點(www.guandian.cn)向來以提供迅速、準確的房地產資訊與深度內容給房地產行業、金融資本以及專業市場而享譽業內。公眾號ID:guandianweixin
蔣陽兵,資產界專欄作者,北京市盈科(深圳)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,盈科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破產與重組專業委員會副主任。中山大學法律碩士,具有獨立董事資格,深圳市法學會破產法研究會理事,深圳市破產管理人協會個人破產委員會秘書長,深圳律師協會破產清算專業委員會委員,深圳律協遺產管理人入庫律師,深圳市前海國際商事調解中心調解員,中山市國資委外部董事專家庫成員。長期專注于商事法律風險防范、商事爭議解決、企業破產與重組法律服務。聯系電話:18566691717
王彬:法學博士、公司律師。 在娛樂滿屏的年代,我們只做金融那點兒專業的事兒。微信號: fuxianbubin
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
資產界公眾號